今天東吳小編給大家分享下產業園區如何配套以及如何管控的問題,希望對你經營產業園有幫助。
1.產業園區如何配套;
產業園綜合配套包括商業配套、生活配套,以及社區配套等,涉及各式餐廳、超市、便利店、街區商場、公寓、住宿酒店、銀行、郵局、電訊店、洗衣房,以及幼兒園、學校、醫院等。此外,還包括咖啡店、酒吧、健身房、美容店、數碼店、書店、圖書館、影院等商務配套設施和文化配套設施。實際上,產業園區綜合配套可以劃分為三個層級:
第一層級:滿足“食”“行”“住”的“基本需求”。
第二個層級:滿足企業的目常商務需求和員工的職場生活需求,可稱為“常規需求”。
第三個層級:滿足產業園自身及周邊一定區域的“發展需求”,即可以讓園區實現自給自足,滿足園區和周邊工作、生活和休閑娛樂的一切需要,這也是現代多功能、綜合型產業園區的特點。
當然,如果產業園綜合配套的第三層級涉及的各個業態規模足夠大,就不是“小配套”的問題了,將進階到區域“大配套”階段。
2.產業園區業態如何管控;
第一,制定產業園區產業規劃,產業園沒有產業規劃或產業規劃模糊,將給產業園區招商和運營帶來迷茫與混亂。
園區產業規劃應該確定核心產業層、重點產業層和相關產業層三個圈層,針對各個圈層在企業數量和建筑面積上給予適當配比和位置安排。產業園區產業類別應該有一個合理區間,過多過雜就會出現前述的問題,但如果產業范圍過窄過小,也會出現園區活力散失的問題。
第二,合理安排樓宇功能,產業園建設規劃初期必須對園區進行整體勾畫,進行合理的功能劃分,使園區的不同區域和不同樓宇具備即獨立又關聯的使用功能。
一些產業新城,區域內可以規劃設置偏向高檔物業的總部辦公區、偏向中小企業的辦公集中區、生產制造區、商務配套區、商業街區等。
第三,招商遵循產業定位,產業園區招商遵照產業規劃、產業定位和功能劃分,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工作,優先選取符合產業定位的優質企業。
為了確保招商工作的目的性,可以設立相應的績效考核辦法,鼓勵符合產業規劃的招商行為,盡可能避免為了短期效益的招商舉動。
第四,適時調整企業結構,很多產業園為了生存和短期的經濟效益,早期招商較雜,不設行業限制。
隨著進駐企業的增多和產業園經營發展的深入,必須考慮在一定周期內對進駐企業進行調整清理,逐漸清除那些不在規劃范圍內或經營問題較嚴重的企業,向規劃的目標產業方向轉移過渡。
第五,產業園達成業主租房聯盟,一些產業地產項目采取租售結合的方式進行經營管理。
以上就是東吳小編關于產業園區如何配套以及如何管控的問題分析,希望通過本文帶給你靈感。